到年底,陶氏模具集團有限公司負責軟件研發的工作人員近階段格外忙碌,因為陶氏自主研發的模具標準化生產信息規控系統——“模具管家”軟件將在年底推入市場。
一臺電腦“掌控”一個公司
何為“模具管家”?走進陶氏的軟件研發部,記者看到墻上12個字格外醒目:標準體系,數字分析,傻瓜操作!斑@12個字就是對‘模具管家’的高度概括,有了‘模具管家’,即使老板在外出差,只要有一臺電腦,對一個公司從采購到生產的所有運作細節都能掌握!碧帐宪浖萍加邢薰臼袌霾靠偨浝韽堓x介紹說。
事實上,“模具管家”的作用不止于此。在陶氏的生產車間,員工們正在按照“模具管家”生產的要求進行標準化操作,機床的開動、腳踏的位置等都有明確標準,每一道工序也都有嚴格的標準。
加工中心主任楊敬武說:“通過軟件模擬檢查,確認這道工序安全以后,我們編程隊長簽字,刷卡后再到下一道工序。如果這道工序沒檢查的話,下一道工序是不會執行下去的!
對于整個模具行業來說,交期、成本、質量、生產這幾方面是普遍存在的難解決的問題!澳>吖芗摇毕到y能對各個環節進行全方位智能化管理,解決了各個環節沒有標準可循的問題,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,還降低了生產成本,更重要的是極大提高了模具產品的精度和質量。另外,模具成本包括材料成本、加工成本、制造成本。對于材料成本,“模具管家”軟件系統中可以自由輸入成本數值進行調控,對于超出材料成本數值的材料進行鎖定,從而控制材料成本。
據統計,去年陶氏模具的產值為1.8億元。今年運用了“模具管家”以后,在人員沒有增加的前提下,產值卻提高到了2.5億元。
回過身看,陶氏模具的發展之路其實一直都離不開創新。
陶氏模具自30多年前創辦以來,在其董事長陶永華的帶領下,從最初的榔頭、鑿子,再到后來的數控階段,再到如今“模具管家”的應運而生,模具在他手里實現了華麗升級。
擁有前瞻性的陶永華從不安于現狀,其不斷強大企業實力,購買機器,吸納人才,使企業的加工手段不斷更新。
“模具進入數控現代化階段后,運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檢測手段、加工手段和軟件設計手段,但仍然存在很多人為因素造成模具的質量、周期等方面的問題,為解決這些問題,企業不斷總結和積累經驗,再綜合現有人才的優秀經驗和知識,梳理出一套管理文本!碧沼廊A說。
近年來,陶氏模具按照標準文本執行后,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與產品質量,然而在推進應用過程中也發現不少問題!叭硕加虚_小差的時候,在執行過程中不能夠長期堅持等原因,造成了標準文本效果大打折扣,因此我們覺得一定要將標準文本固化下來,像機器一樣去管理!碧沼廊A告訴記者。
因此,2008年5月,陶氏模具決定組建軟件團隊,開發在模具行業應用的一整套標準體系。如今,整套模具軟件標準體系——“模具管家”應運而生,這套軟件可以幫助企業解決項目管控、設計控制、工時、成本、裝配工藝等問題。
“我希望在今后3到5年時間里,通過‘模具管家’擺脫中國模具工業存在的一些弊端,推動模具工業的發展,拉近同發達國家的距離!碧沼廊A說。